(圖片來源 : 老石臉書粉絲團) 「進入本文之前。。。來閒聊一下吧!」 曾幾何時,在大量生產導向的需求之下,化學調製已經取代了自然生產的意義。 在人們追求便宜且快速取得的同時卻被資訊不對稱所蒙蔽,也犧牲了原材安全及食用安全。 當網路社群興起,資訊傳遞日益發達及人類開始追求反璞歸真的時候,我們才赫然發現 原來化學調味及人工合成早已充斥在我們每天的飲食上,蔓延到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。 當一件件食安的風暴有如同颱風的強大風雨一樣襲來。一樁樁被社群及媒體發現而引爆。 (圖片來源 : GO Survey市調網) 稍加安慰的事是台灣歷經這一件件的食安風暴後,人們終於開始反思自身飲食的安全。 從關注標示,成分,組成,及產地之外,更有甚之的是對自然農法及有機種植養殖的重視。 觀念改變永遠都不會嫌晚,只有做與不做的區分而已。回歸自然的本質,就只是那麼簡單。 「老石,東尼, 緣起與故事」 認識東尼的朋友都知道,東尼是在血汗產業的小工程人員,偶爾電視上的保健食品的廣告。 「肝苦誰人知」,這句話真道盡研發,製程與製程人員們的高壓力與時間賽跑辛酸與痛苦。 成就了每個張O謀,郭O銘,蔡O介,張O生,及林O英每年在股東會與股東記者高談闊論。 所幸台灣血汗產業的 工程人員除了工作能力好之外,自我調侃自我娛樂的能力也不遑多讓。 否則面對高壓力的工作卻無法正面看待這樣的生活型態的話,恐怕很快就會精神崩潰。 (圖片來源 : 我是馬克 i'm mark) 初出社會時,總懷抱著強大的理想希望自己出人頭地,能賺取更高的職位及更好的薪水。 經歷過一次身體的大崩盤之後,東尼才領悟到,再高的職位及金錢,也換不回身體的健康。 因此,日常中東尼的家人或是我自己也會去買一些保健食品來吃,多多少少保養照顧身體。 不管是養氣人蔘,雞精,或是日本品牌的B群(EX-Plus),或是青木瓜四物飲(喂~!歪掉了~) (圖片來源 : 我是馬克 i'm mark) 怎麼認識「老石」的?我想這個部分要講很久(彈煙灰~~)。所以決定跳過不談了~ 總之,就是草創之初,我就知道「老石」了。那時候,是僅有滴雞精這項產品問世而已。 所以東尼也就開始有訂購,默默想著就這樣當個一般消費者就好了!沒做他想。 (圖片來源 : 老石官方網站/臉書粉絲頁) 一直以來,其實「老石」就不斷邀約東尼以一個老客戶身份寫體驗文。不過我都予以婉拒。 看過東尼Blog的人都知道。那只是東尼貪玩及愛吃的一個紀錄,紀錄著我自己的遊樂紀實。 因此東尼每一回都是以自己不是專業部落客的理由婉辭,但是幾次推辭之後, 「老石」反駁我的推辭,希望藉由我的工作性質及飲用經驗來做一個經驗分享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