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小吃相當興盛的台南,有時候,尋找好吃的店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。 拜美食節目的盛行,很多不同地方的美食也才可以漸漸被眾人所知曉。 對業者來說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有負面影響。但對當地人來說. 眼看平時街邊熟悉的好味道,突然竄出一堆排隊人潮,是相當的不願意及不開心吧。 (尤其是東尼我這種討厭浪費時間排隊的人來說更是如此) 好的, 回到正題。既然想嘗試台南小吃,自然也會把台南當地的粽子列為品嚐目標。 目前台灣除了大致將粽子依照烹飪方式分為「北部綜」及「南部粽」。 北部粽是以「蒸煮」的方式。而南部粽則是「水煮」方式為大宗。 以台語的說法,北部粽用「炊」的。 南部粽用「撒」的。 (所以有「炊粽」及 「撒粽」這樣的名詞) 既然東尼我是地道的南部小孩,自然還是偏好南部粽的口味。 (因為「炊粽」「米糕」傻傻分不清楚,除了竹葉包覆之外, 二者內容幾乎快沒差別了) 在北部及中部工作時,有時想吃粽子,卻吃不習慣北部的粽子口味。果真環境影響甚鉅。 拜谷歌大神的指示,指出了一大堆部落客的品評心得。我也開始尋找這回的目標。 說真的,東尼我對無名店家不知怎的就是很感興趣。尤其是店家越小越古老不起眼的。 就是十分吸引我的注意,因為大部分這類店家的東西真的都很好吃。 而且都是在地人最熟悉也最常去的街邊小吃。 觀光客最愛去的店家,不見得都是可以滿足每個人的口味的。(排隊人龍倒是最醒目的啊~) 這次東尼挑的店家也很有趣,它就叫「老店菜粽」在西門路三段近成功路的路口。 是一家不起眼的店家,沒有醒目的招牌,人潮應該是辨識店家最好的方式了。 販售的品項很簡單 就是「肉粽」,「菜粽」及「味噌湯」這三樣單品而已。 其他就沒有了。 座位也沿附近騎樓擺設 6桌,客人看的出都是在地台南人,幾乎沒看到觀光客身影。 有趣的事是,往前不到50公尺的成功路口, 就有另一家粽子老店 - 劉家專賣店。 ( 預告篇??) 不過,東尼我還沒去品嚐過。有機會再考慮是否一窺其味如何吧! 好的。 東尼我早餐一向吃的多,所以一次就點了肉粽及菜粽各一顆,然後搭配一碗味噌湯。 (單顆粽子也沒多大好嘛 ~ 我也不是大胃王啊~ 別用那種異樣眼光看我~) 待店家快手快腳地送上餐點後。首先, 咱們來看看肉粽(30元)吧~~! 老店的粽子糯米看樣子應該是屬於「圓糯米」。店家將粽子煮的比較軟爛一些。 至於為何老店菜粽的糯米比一般其他粽子軟爛的口感,這點就真的不得而知。 至少我在高雄的店家所吃的粽子還沒像這家那麼軟爛~ 而許多北部朋友不喜歡南部粽的主因據說也是因為口感比較軟爛。(水煮緣故)...